Browsed by
Tag: 兴宇

陇上行

陇上行

锦雨初霁,熙阳复曜。信步陇上,但见夏景盎然,满目葱茏。田禾欣荣,碧色接天。繁叶茂衍,黛荫笼苑。一派勃勃生机,长势悦然。

雨后的禾绢,披露挂珠,淡馥幽散。蜀黍吐缨,青豆结荚,这是春华走向秋实的蕃秀时段。在这夏三月里,大自然将三种色泽最为明艳亮丽地延展开来:蓝天白云,与无际的碧绿交映生辉,不带一丝的枯黯。

俯身观稼,不仅生出一份庆幸。在这喧杂的年代里,能时而走进田园的悠旷间,品赏这”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的韵致,是如此的清和而亲切。

孩提时日,故里在村县之间,常行作于山垠田陇。因而眼前景象,便自然而然地与记忆中的一些画面产生了重叠。春耕夏耘,这是农忙季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乡村的生活,对农家劳作息养与季节更替的关联,在年幼时,便有了清晰的理解。后来才明白,将360度的圆周,按15度分切,便是24节气。而夏令则含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古人的智慧,令人感叹。三四十二,六四二十四,何等的简洁可循。

然而对于周而复始的寒来暑往,难免习以为常,并未意识到这是大自然在不知疲倦地揭示着一个臻至的机理,也未能发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般精微的概括。在后来的岁月里,每每把玩这八个字,常会感慨:大道至简!但或许是太淡简了,反而容易被视为寻常,因之往往被忽视。

生长收藏,不惟是农作之序,实是维系宇宙间万物久长的基元。鬼谷子言:“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先生所言的春夏秋冬,是指事物进程的四个阶段,而生长收藏则是四个阶段该有的行为。这是天地间的正理,“逆之者,虽成必败”。


白云飘过,思绪涟漪,不由想起了几位古人,几桩往事。“独有远来钟,悠扬翠微里”。

昔日诸葛亮助刘备,隅新野,走樊城,联吴抗曹,得荆襄九郡 – 此乃生。后取零陵,定长沙,领蜀四十一州郡,成三足鼎立之势 – 此乃长。此后,关云长败走麦城,张翼德酒醉遇害,刘玄德遭火烧连营之难,托孤白帝。衰象环生,根基动摇。这是当收当藏之际:倚天府富饶之利,凭剑阁崔嵬之险,抚国恤民,休养生息,招贤纳士,使民康物阜,人才荟萃,基业牢固。然而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使将士疲惫,物力耗匮,劳民伤财且劳而无功。《出师表》开篇即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既知“益州疲弊”,仍执意举兵北伐,实是逆天正之举。蜀之亡,非源于司马氏之强,实是源于蜀之不知收藏。是“逆之者,虽成必败”的应证。藏着,养也。如果善养,何至于落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

北宋忌惮武将,守边统帅,常用文人。公元1038年,元昊称帝西夏,连年侵宋,步步逼进,边关告急。两年后,范仲淹受命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与另一位文人边帅、出任陕西安抚使的韩琦同心协力,共御夏军。边民盛传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元昊大惧,遂称臣。然而在此期间,面对频频捷报,范仲淹并未发出诸如“直捣黄龙”之类的豪言壮语,而是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文正公的词,真切地展现出边关的凄惨,战争的无情,尤其是对远征将士们怀乡思归之情的同情与理解,为了他们能早日归家而彻夜不寐。可以想象,当将士们读到这样的肺腑之言,怎能不感激主帅的关切!“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明,勒是为了归。一旦收复失地,边关安宁,便当归去,如同衡阳雁去一般无留意,使得戍边将士得以与万里之外的家人团聚,休养生息。范文正于生与长之间,已然想到了收与藏,而非为了自己的建功立业,而穷兵黩武。

明晰生长收藏之序,便能进而淡然,退而坦然。白居易曾有言:“阳进则阴退,阳退则阴进。进退交养,寒暑乃顺。”这里强调的是交养 – 生长以养收藏,收藏再养生长,如此方能经久不竭。平定边关后,范仲淹归京,任参知政事,于庆历五年(1045年)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为其分辨,被贬滁州。赴任后,欧阳公依然宽简而不扰,致力于年丰物阜,而常陶醉于太守与民同乐的场景中。正是有如此通达豁然的心境,方能在滁州写下流传千古的《醉翁亭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公能将四时之景,浓缩于一日之间。而每一时的景象,都能让人其乐无穷。这正是欧阳公对待不同境遇的心态。若能信出信入,知进退有常,以生长收藏之理看待不同的境遇,则可静而顺之,乃至乐之。

凡事不论巨细尽始于生,继之便期长。这是易见并且常奉行的心态与努力。然而是否知收知藏,则不尽其然了。知生长而不知收藏,知进而不知退,或为志向所使,或为名利所驱,或为贪欲所诱。而更多的时候,是由于身在事物之中,而不得观其全貌所至。人人都会煮粥,生火添水加米,然后急火以煮沸,继之文火慢熬,最后熄火以备食用。都知道如若一直急火烧煮,必然是锅焦而粥糊。因为身在其外,因果了然。而许多所谓大事,置身其间,则不易把握得当了,如苏东坡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此,东坡居士于《超然台记》中给予了进一步的阐述:“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居士时能自其外而观之,故能发出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这样的与天地同行的精妙之音。宋人谢枋得如是评价:坡公之赋“潇洒神奇,出尘绝俗,如乘云御风而立乎九霄之上,俯视六合,何物茫茫?”

乘云御风而立乎九霄之上而俯视六合,确实不易。反之为物所羁而不能置身于外,倒是常情。诸葛亮原本是知收知藏的。离开隆中草庐时,孔明对其弟诸葛均说:“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然而或许是三顾之恩过于深重,或是先帝殊遇过于沉厚,竟使其摒弃了“即当归隐”的初衷,而产成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夙愿。这八个字光彩耀目,曾使多少“英雄泪沾巾”。然而这样的心愿与志向,却是与天之正相违和的。星落五丈原,使蜀失去擎天支柱,而又后继无人,是对自己生命的辜负,也是对先帝殊遇的辜负。其实平定中原也好,匡复汉室也罢,不过是“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而已。正如范仲淹与挚友欧阳修小酌时所言: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对此,东坡居士颇有同感: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范公文正于《灵鸟赋》一文中说:“我有生兮,累阴阳之含育;我有质兮,处天地之覆露。”生命尽管微小,依然是宇宙间的一份,当如日月星辰一般,诚服于自然之使命,历生长收藏而使人生之春夏秋冬臻备。


不觉行至溪边,思绪暂住。微波涟漪,却唤起了两年前于此情此景前所发的感慨:

时霖夜降 草木兴荣 
晨曦载曜 露英莹润 
菰蒲清丽 苹萍沉深 
荷风送馥 竹翠滴晶 
闲坐溪岩 水色泓澄 
欣看净莲 慕赏雅蜓 
萝衣半浸 归说武陵


附:四君
2023.02.21 

夫春夏秋冬者,吾尊之为四君。与四君交契,常恭于聆教。而四君亦垂爱,周复不吝,亲其功而喻其旨。

生长收藏者,非唯四时之机,实乃物运之道。所谓“大仪斡运,天回地游”也。一日之作如斯,一年之作如斯,一生之作亦当如斯。

然四君所示,千态万状。四君所蕴,丽硕丰盈。虽循环往复而不习以为常,依次惠顾而仍相逢如新。

梅兰菊竹
携春君而觅幽兰,闻溪涧而报暖。会夏君而观秀竹,援白云以清心。邀秋君而赏丹菊,眺苍穹而舒兴。伴冬君而寻寒梅,伫皑雪而含和。

琴棋书画
琴声宜悠扬,若春君之宣发。棋博宜酣洽,若夏君之清韶。书意宜畅惬,若秋君之旷逸。画韵宜含蓄,若冬君之恬冲。

渔樵耕读
随春君学耕于青原,不在乎所植株数,可闻鸟语而期萌动。随夏君学樵于翠微,不在乎所拾薪几,可闻蝉鸣而仰乔松。随秋君学渔于柳溪,不在乎所携篓空,可闻蛙鼓而感采获。随冬君学读于草堂,不在乎所解片许,可闻雪声而瞻厚积。

笙管笛箫
笙音当有春君之明媚,管音当有夏君之慷慨,笛音当有秋君之寥廓,箫音当有冬君之幽婉。

淡艳盛素
观春君之淡装,可绘西施浣纱。观夏君之艳装,可绘貂蝉拜月。观秋君之盛装,可绘贵妃醉酒。观冬君之素装,可绘昭君出塞。

笔墨纸砚
笔若春君之灵妙,墨若夏君之深郁,纸若秋君之坦遂,砚若冬君之笃厚。

经史子集
读集宜秉春君之遐曼,读史宜秉夏君之持长,读子宜秉秋君之情致,读经宜秉冬君之静专。

东南西北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春君之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夏君之风。西风萧瑟,霜天画角,秋君之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冬君之风。

诗词歌赋
词须现春君之清新,歌须展夏君之热忱,诗须呈秋君之飘逸,赋须持冬君之深幽。

少青壮老
少年时可瞻春君之驰侠风骨,青年时可慕夏君之良将英毅,壮年时可品秋君之贤相德操,老年时可步冬君之仙家渺迹。


注: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 王安石《初夏即事》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独有远来钟,悠扬翠微里 – 司马光《和端式十题 其二 烟际钟》 苍茫返照收,羃历寒烟起。前山黯同色,不辨峰峦美。独有远来钟,悠扬翠微里。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 杨慎《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

六花熙盛,玉屑弥天飘曳。素艳轻寒,龙鳞飞绕银山。万里彤云,一夜北风狂卷。长空雪舞,顿改江山容颜。雪住天朗,煦色韶光。苍莽大野,皑皑无边。银练悬河,五彩耀而斑斓。万顷寒光,瑰铄映乎碧汉。玉树琼花,四时殊异之景。琉璃世界,天地妍妙之结。
品物沉寂,静度养息之季。雪泥鸿迹,深明蕴藏之机。瑞雪覆育,储甘霖而滋疲壤。林木敛容,运生机以待新发。冰雪无垠,别样趣致。银妆千树,独种诗情。瘦驴衰裘,野店溪桥,孟夫子踏雪寻梅。千山寂静,万径消渺,柳河东寒江独钓。家贫无油,端坐夜幕,孙御史映雪勤读。绿蚁新醅,红泥小炉,白乐天雪夜邀饮。残雪庭阴,轻寒帘影。华光倾泻,一派晶莹。

~ 兴宇 四季赋 冬
晨雪随笔 2021.12.05

瑟瑟朔风利如刀,一夜疾来万木凋。
侵晨稠云三千里,风卷霰珠斜插地,犹如三军操鼓起。
鸣金收鼓转雪飘,六花旋舞似鹅毛。
此雪可自燕北天,穿漠行沙渡阴山。
一声羌管随雪到,直疑身在小楼兰。
危栏独倚影犹寒,凭高临野望长关。
李陵台前枯冢草,苏武穷塞牧羊鞭。
可怜英雄空怀壮,不与青山共长眠。
六桥顷刻如碧玉,九里寒松着银妆。
一杯清酒且酬酹,回首笑对两鬓霜。

绝句二首
2022.01.09

梅发冬有致
雪住月撩人
掩蔼闻灵籁
观云醉古心

冬官磨碧镜
澄水展贞凝
堰上松微杳
池心月玉莹


随笔
2022.01.12

玉龙舞罢抖文鳞
塞野弥天荡轻雰
醉夜渔翁浑不晓
晌晴蓦见满船银

转应曲 雪月 
2022.01.24

珂雪 珂雪
雪引诗情沈切
六花妆点院庭
玉树回萦月明
明月 明月
一片晶莹世界

晴雪 
2022.01.31

蒼茫大野皚無邊
銀練懸河映景天
萬頃寒光侵碧漢
千枝瓊玉構琱欄
雁傳羌管出秦塞
風送胡笳自漢關
寥豁一聲舒朗嘯
直疑身在賀蘭山

如夢令 觀雪 
2022.02.14

小院六花熙盛
玉屑瓊英曳動
素艷裹輕寒
絮絮團團樸靜
如夢 如夢
喃吶幾聲痴詠

夜雪
2022.02.19

夜来韦驮忽生怒
漫天挥舞金刚杵
东冲西走戳天幕
飞廉应声来相助
疾旋风轮团转鼓
风卷白砂急簌簌
煞时弥山亘野蔽云津
八盘九路霭腾腾
行者不辩丘与壑
直如灵珠脚踏风火轮
凭空飞笔勾嶙峋
怎不叫人叹苍神

漁歌子 晨雪 
2022.02.24

梨瓣紛揚入渚來
漁郎展手不須摘
觀羽舞 化澄懷
一竿径向子陵台

三月雪
2022.04.02

漫天倏瞬玉鳞飘
大观园 尽琼雕
水晶帘外
真个好窈窕
雪入砚山研古墨
八都纸 五云毫

雪花飞
2022.04.16

通夜天龙又舞
抖留满地银麟
晨起影踪不见
翘首窥寻

人道阳春三月
何曾踏雪雰
或怪红迟绿慢
点玉妆珅

雪花飞
2022.11.13

转午掀帘眺望
六花曳曳扬扬
初雪无声乍到
惊喜非常

把酒临窗赏
琼花映玉浆
雀子纷飞相报
甚是匆忙

望梅花 赏雪
2022.11.16

玉华台主撒瑶珠
落碧树 红莓妍妩
画就晶莹丹素图

雪雁过松坞
惊醒痴迷赏画夫
移步向村酤

随笔
2022.11.15

错错枝条竞展伸
黄衫初卸换银衿
雪中村巷如仙圃
莹径款迎踏雪人

风入松 两环
2022.12.10

晨弥霏雾笼长林
林外隐孤村
村头稚子七八个
个个懽 懽垒雪人
人赏眼前情景
景渲冬日乡晨

心生念动欲微吟
吟鸟断思寻
寻阳三隐今安在
在桃溪 溪涧和琴
琴引幽思荐梦
梦萦童趣还心

随笔
2022.12.15

莫道赏花待景春
琼枝玉蕊美绝伦
大千世界谁装点
痴醉清晨扫雪人

随笔
2023.01.18

片片鹅毛落
盈盈白絮堆
条条鸿爪印
默默雪中没

醉思仙
2023.01.30

白茫茫
望银沙漫野 千顷寒光
正斜阳萧瑟 夕影幽长
流水住 空山寂
不见塞鸿翔
问寒梅 严冽里
可曾也自彷徨

回转温村酿
暖肠须满三觞
傍小炉浅饮 款缓酌尝
邀陶令 请谪仙
再放采 吐华章
醉聆间 蓦见得
夜庭雪色明窗

寒雪吟
2023.02.26

雪霁观世界 天地一冰壶
丘峦披碎玉 树木悬纤珠
风凝空谷寂 止泊凫车孤
寒鸟旋松坞 云僧伫雪庐

冰壶笼万物 宇宙一尘浮
本当相依偎 争奈各侵驱
可叹康南海 空著大同书
深谙九界苦 难辩贪欲毒

千古英雄史 累累白骨墟
胜者称王霸 败亡谓屠夫
荣华一时显 丧属彻夜哭
何由伤他命 谁主弃头颅

蚕麻有衣著 耕耘使食足
天地顾万品 贵贱原无殊
勿分人尊卑 休论物精粗
待无英雄日 世境或恬如


无题
2023.03.13

朔风翻卷 梨花乱舞
转瞬飞尘迷目
疏林摇荡起栖乌
紧奋翅 凄鸣惊怵

白沙溪畔 叶舟泊渚
舱里喃喃渔父
天公不晓意何如
无端地 又生寒肃


随笔
2023.03.26

白絮团团照面来
化为珠露润颊腮
河桥酒旆依稀见
五柳先生可乐哉

归字谣
2023.04.17


不晓何人鼓口吹
碎银舞
三月雪回归

雪花飞
2023.11.26

夜半鳞云笼月
晓晨满院飘银
凝目西昆恍若
别了秋君

此刻无诗兴
倚楹竟忘神
且待溪桥踏雪
适意闲吟

凤孤飞 晴雪
2024.01.11

雪后凤阳吐曜 冬木琼姿璨
一片银沙烂漫
谁妙啭 金丝燕

洒下梨花铺画苑
三折笔 绘出玉潋
挥动长缨吟皓霰
不避诗情浅

随笔
2023.01.12

天上散鹅毛
匝匝密密飘
霎时弥大野
千里起寒飙

鹤冲天 纪MLK日
2024.01.15

林寒涧肃 银裹千峰穆
沙雁消踪影 棲何处
朔风吹不散 高台壁 雕稜柱
掩了桃花路
武陵人去 留下冰溪难渡

五十六载烟花雾
幻世玲珑塔 珊瑚树
壮美当年事 抒朗啸 凌华埠
声撼幽昏谷
楹阶凝伫 雪色映萦夕暮

鹧鸪天 雪夜
2024.01.21

夜幕沉沉鹊汉暝
霜松隐隐透寒灯
寺门被雪无鸣磬
古刹笼幽不见僧
山径掩 柳溪凝
白荻巷里泊孤篷
竹炉小火一壶酒
冻笔呵开写醉翁

随笔
2024.03.22

玉帝仙庭宴众神
觥筹交错到开晨
飞龙得令周天舞
鳞洒人间满地银

临江仙
2024.12.11

玉树琼枝妆阆苑
千株流彩缤纷
南风响处舜操琴
五楼十二阙
烁亮映云津

童语惊回华胥梦
原非身在西昆
眼前尽是赏灯人
凡间天上事
徜恍辨难分

四季绝唱三百年

四季绝唱三百年

子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地革而四季成。人们对四季的感怀赋颂,从古至今,枚不胜数。这也难怪,四季交替既为世界带来了千姿万态的装点,又牵引着生命延展的节变岁移。宋·郭熙在《山川训》借山对四季的神态做了精湛的描述: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而人们的生息作业,从出现在这个季候复返的家园始,便随时施宜,循涂守辙: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生命之旅行于四季的运变中,焉能不为之讴歌蹈舞?

郭熙以四言展现了四季的蕴韵,而白朴则用《天净沙》绘出了春夏秋冬四幅立轴。四季在这位裂石穿云玉管横清的散曲大家寥寥数笔的描点之下,婉约清丽,秀隽俊颖。可谓情景备至,扑面而来。

【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夏】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冬】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清王翚四季山水】 春-杏花春雨江南 夏-仿夏禹玉渔庄 秋-仿巨然渔莊秋霖圖 冬-仿李营丘平林散牧

诗以盈性,画以滋品,而乐可引情翩翔。与白朴四小令的精美凝练相媲的音乐,当推维瓦尔第的四首协奏曲。这位比白朴晚生四百五十年的意大利作曲家、演奏家,为后世留下了丰硕的音乐瑰宝,而其《四季》在漫山遍野的巴洛克音乐花丛中,如琼枝玉蕊,格外妍丽。

Antonio-Vivaldi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 1678年3月四日 – 1741年7月28日

维瓦尔第于1678年出生于威尼斯,较之巴洛克鼎盛时期同年而生的巴赫、亨德尔、斯卡拉蒂,年长七岁。《四季》的创作在1716-1717年间,距古典风格的形成仍有三十多年的光景。与巴洛克时期音乐相比,古典时期的作品更明快生动,其旋律更清朗流畅。在质地形式上,古典时代的音乐,一改前期的冗繁交织的多音式,推陈出新,代之以轻快明了的同音和弦式。这些革新与推进,使音乐主题突出,旋律明净,和弦轻爽,因而更引人入胜。然而,这些特征,在《四季》中崭然现容。维瓦尔第翻空出奇,独树一帜。至今听来,仍难以置信。

协奏曲在巴洛克时期仅是一种音乐作品形式,通常是以乐队伴奏的一个或多个乐器的演奏,由三个乐章组成。到了十九世纪,这个曲种才形成新一层普遍认同的功能,那就是展现独奏家的精湛表演技艺。而《四季》中小提琴独奏的昭显主导,和其演奏技巧的表抒,则又是超时新颖的。这样卓铄超伦的舒演,在当时,恐怕也只能本身就是提琴大师的维瓦尔第,方可念奇发而笔生辉。

古典时期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灵泉喷涌中到达了巅峰,而贝多芬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把音乐引进了辉煌壮丽的新时代。浪漫时期音乐的特征是音乐的个性化,音乐成为表诉情感的艺术,成为心灵的语言。而景象万千的大自然,则是音乐灵感的渊浩源泉。说到这种启示,人们自然会想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让人感叹惊异的是,这些品性,正是《四季》所蕴含而要着意展现的。

浪漫时期,叙事体音乐渐趋流行。这类曲种遵循叙述主线,表达特定情节。演奏者乃至于听众会往往看到一个书写的提示。对《田园交响曲》,五个乐章除了节奏的规定,贝多芬做了场景心情的标注:

【第一乐章】抵达乡间唤醒的喜悦

【第二乐章】溪畔情景

【第三乐章】乡民欢聚

【第四乐章】雷雨骤风

【第五乐章】牧歌及暴风雨过后的快乐和感恩之情

这样明确的注解,让听众能顺着一条思路,随着音乐进入作曲家描绘的天地间。可以想象,这样的形式,出现在较之早九十年的一组协奏曲里,该是何等的清奇震撼。对叙事体的运用,一直褒贬不一。贬责者认为这种形式淟浊了音乐的洁圣,居卑落俗,为音乐套上了枷锁。而维瓦尔第则以清远旷逸的想象和对创作技巧娴熟精炼的驾驭,不仅使其作品未受拘限,而是为其安上了腾飞之云翼。《四季》可谓货真价实的叙事—维瓦尔第不是做了简单的标注,而是在发表这组作品时,每个乐章都配之以情景明了的诗述:

【第一乐章】快板

春临大地

莺啼燕唱

和风吹拂

溪流缓淌

天染浓黛

春雷震响

雨散云收

鸟鸣和朗

Springtime is upon us.

The birds celebrate her return with festive song,

and murmuring streams are

softly caressed by the breezes.

Thunderstorms, those heralds of Spring, roar,

casting their dark mantle over heaven,

Then they die away to silence,

and the birds take up their charming songs once more.

【第二乐章】广板

原野芳菲 嫩枝叶翠

沙沙微哦 群羊恬睡

牧童倦憩 爱犬相随

On the flower-strewn meadow, with leafy branches

rustling overhead, the goat-herd sleeps,

his faithful dog beside him.

【第三乐章】田园气息的快板

春帏绚烂 庇覆万千

风笛悠雅 嘉声远传

牧童少女 婆娑翩翩

Led by the festive sound of rustic bagpipes,

nymphs and shepherds lightly dance

beneath the brilliant canopy of spring.

【第一乐章】快板偏缓

烈日炎炎

众生喘喘

杜鹃哀鸣

斑鸠婉叹

轻凉微起

狂风骤卷

牧童惊怵

心寒胆战

Under a hard season, fired up by the sun

Languishes man, languishes the flock and burns the pine

We hear the cuckoo’s voice;

then sweet songs of the turtledove and finch are heard.

Soft breezes stir the air, but threatening

the North Wind sweeps them suddenly aside.

The shepherd trembles,

fearing violent storms and his fate.

【第二乐章】柔板弱拍-急板強音

电闪雷鸣 忧心忡忡

坐立不安 惧怯难宁

蚊绕蝇缠 其势也凶

The fear of lightning and fierce thunder

Robs his tired limbs of rest

As gnats and flies buzz furiously around.

【第三乐章】急板

噫吁哀哉 其祸难逃

会天大雨 銜冰吐雹

残谷伤麦 阻路扼道

Alas, his fears were justified

The Heavens thunder and roar and with hail

Cut the head off the wheat and damages the grain.

【第一乐章】快板

农家庆会 载歌且舞

至愿尽欢 岁丰粮足

村酿醇冽 豪兴奔舒

狂喜恣饮 倦极睡兀

Celebrates the peasant, with songs and dances,

The pleasure of a bountiful harvest.

And fired up by Bacchus’ liquor,

many end their revelry in sleep.

【第二乐章】极柔板

歌舞陶陶 忘其忧烦

悦欣融融 环缭萦旋

丰乐之季 远近邀传

酣梦呼起 同喜共欢

Everyone is made to forget their cares and to sing and dance

By the air which is tempered with pleasure

And (by) the season that invites so many,

Out of their sweetest slumber to find enjoyment

【第三乐章】快板

拂晓时分 整装出猎

画角随身 携犬持械

鸟兽窜避 寻迹追掠

吠声狂作 硝烟弥漫

惊恐万状 困兽怵怯

疲惫不堪 难逃丧灭

The hunters emerge at the new dawn,

And with horns and dogs and guns depart upon their hunting

The beast flees and they follow its trail;

Terrified and tired of the great noise

Of guns and dogs, the beast, wounded, threatens

Languidly to flee, but harried, dies.

【第一乐章】快板偏缓

冰天雪地 抖瑟凛栗

冽风刺骨 卒迫呼息

跺足蹴步 乞御寒袭

凶寒难挡 齿颤牙击

To tremble from the cold in the icy snow,

In the harsh breath of a horrid wind;

To run, stamping one’s feet every moment,

Our teeth chattering in the extreme cold

【第二乐章】广板

冷雨滂沱 围炉而坐

既安且宁 无所求索

Before the fire to pass peaceful,

Contented days while the rain outside pours down.

【第三乐章】快板

冰覆村径 步履兢兢

栗栗所惧 折股伤肱

倏而滑转 跌坐寒冰

起身趋步 恐其裂崩

北风凛冽 渗侵舍中

门窗紧闭 难御其锋

奈可乎哉 如斯严冬

然虽于此 别有趣情

We tread the icy path slowly and cautiously,

for fear of tripping and falling.

Then turn abruptly, slip, crash on the ground and,

rising, hasten on across the ice lest it cracks up.

We feel the chill north winds course through the home

despite the locked and bolted doors…

this is winter, which nonetheless

brings its own delights.

marco ricci
维瓦尔第同代画家马可·里奇(Marco Ricci)的作品,曾感染了《四季》的创作

拙译力求忠实原诗意境,并循依原诗的行数。维瓦尔第用的四首诗是意大利格式的“十四行诗”。这种体裁启于十三世纪,有一定的韵律格式。在维瓦尔第时期,其韵律格式出现了一些变体,被认同的基本形式是ABBA ABBA CDE CDE。其后这种律诗也出现在其它语种,莎士比亚的剧作中不乏其影子。而英语中流行的律格则演化为 ABAB CDCD EFEF GG。这样的赋诗游戏,倒真可同元散曲匹比。四首“十四行诗”是维瓦尔第自己所作,还是他人之笔,已不得而知。不仅如此,是乐曲为诗而作,还是诗注乐曲,也是不解之谜。然而,从诗意的跳跃和诗句的裁截上看,我以为诗是全然追随乐曲的进展而变化的,是为乐曲做注脚的。因此,四首诗的作者应该是作曲家本人,且是专为这四首协奏曲写的。

在表现手法上,维瓦尔第奇思异想,标新立异,使音乐妙趣横生,出人意料。如在【春】的第二乐章里,他要求小提琴奏出“倦憩的牧羊人”,而中提琴传出“犬吠之声”。再如在【冬】的第三乐章中,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用八度降落,展现出冰上滑倒的场景,而在第二乐章里,则用低音弦乐表现了屋内炉火的温暖,同时由小提琴奏出外面冰雨的凛冽。此外,百鸟和鸣,农夫醉舞,暴风骤雨等场景,也是淋漓尽致,畅扬臻至。可谓匠心独运,妙绝时人。

《四季》音调的选择依序是E大调,G小调,F大调,F小调。亢柔交替,阴阳相济。十二个乐章,个个都具独特的情韵。合则为年,分则为“月”。“月月”绚焕,段段晶沁。声声丽曲敲寒玉,句句妍辞缀色丝。

心感天地而生情,情自心出则通灵。创作若是心声,必能出此心而入彼心。而出自心底的创作,诗焉,画焉,乐焉,彼此之间焉又不是互通的?耳听《四季》,诗自流咏,画自浮呈。骋思与风云际会,文德并天地敦行。

《四季》组曲,久盛不衰,备受钟爱,不在于它是维瓦尔第最具影响的作品,也不在于它是巴洛克时期出类拔萃的曲目,而是由于它属于那种至真的音乐,那种永恒的心声。如果《四季》出现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乃至当今后世,依然会光华沼沚,脍炙人口。